{{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服裝業還處在“水深火熱”中嗎?來自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的數據顯示,2018年,服裝業生產在下降但銷售增長,尤其是規模以上企業效益提升,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84%。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12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22.74億件,同比下降3.37%。
生產下降,銷售卻在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同比增長9.0%。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9870.4億元,同比增長 8.5%。
網絡銷售貢獻“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1-12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198億元,同比增長25.4%。
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穿類商品同比增長22.0%。
出口方面,2018年服裝產品也逐漸扭轉“頹勢”。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卜12月,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 1576.33億美元,同比增長0.3%。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服裝企業的利潤同比出現較高的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12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106.57億元,同比增長4.07%;利潤總額1006.75億元,同比增長10.84%;銷售利潤率為5.89%,比2017年同期提升 0.36個百分點;銷售毛利率15.10%,比201 7年同期提升0.26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表示,2018年,服裝行業依然面臨重大挑戰。
如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人力成本上升等。
但是經過近兩年的調整,服企基本上完成了首輪的“優勝劣汰”,沉淀下來的企業積極調整戰略,主動適應“新零售”、“消費升級”、“品牌年輕化”、“跨界”等新變化,產品附加值提升,因此利潤實現增長。
比如,在市場個性消費的興起和消費觀念變動后,服企多以設計為王、小批量生產、隨時調換貨的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
從而實現產品單價提升。
而重慶諸如段氏西服、立泰服飾等,還紛紛借助智能化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
同時,生存下來的服裝企業也在積極拓展新的業務市場,并購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例如,2018年初,森馬豪擲2100萬元與KIDILIZ GROUP成立合資公司,以經營、推廣KIDILIZ GROUP旗下品牌并銷售其產品,發展相關業務。
2018年5月2日,森馬又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森馬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約1.1億歐元(約合8.44億元人民幣)收購SofizaSAS100%股權及債權,進而達到收購Kidiliz集團全部資產的目的,去年10月1日雙方完成交易。
在童裝行業持續維持高增長的森馬在童裝領域攻下一城,深入試探國際童裝。
2018年5月27日,森馬服飾出資2295萬元與溫州佳諾服飾有限公司等各方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浙江森樂服飾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設立后,森馬將購買溫州佳諾所持有的“COCOTREE”品牌的注冊商標權與部分設備,發力青少年服裝市場。
不過,雖然行業有所改善,服裝業的投資依然比較“謹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5%。
2019年服裝行業或許將繼續上演“大魚吃小魚”的淘汰戲。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原標題:網絡銷售貢獻“功不可沒” 2018年服裝業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些數據告訴你答案)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