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消費進入新賽道 經歷近十年的發展,中國汽車消費進入電動化時代,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選擇。
2020年,站在第二個“十年”發展的新起點,在市場、政策和企業共同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將駛入快車道。
在近日舉辦的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業內人士對全球汽車市場和行業最新變革趨勢、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度探討。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坦言,發展電動汽車自2010年被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已有近10年時間,期間,最大的收獲就是證明了采用儲能電池技術的純電動汽車的可行性。
如今,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但對新能源汽車這一發展方向還需要進一步堅定信心。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2009年年初的“十城千輛”起航,發展到2019年,積累了一定先發優勢,產銷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不過,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駛入“深水區”的過程中,問題也接踵而至,致使2019年全年整體產銷量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在諸多問題中,首要問題就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加速退坡帶來的影響。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在2020年7月之前不會進一步退坡,對于雙積分的政策也將進一步完善。
“在推動落實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上,各部委制定出臺了穩增長促消費的相關政策措施,著力破除汽車消費的障礙,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
比如從過去限制購買逐漸要鼓勵轉向限制使用、鼓勵汽車下鄉、鼓勵皮卡進城等。
”苗圩說。
苗圩認為,中國汽車企業還需要加強品牌的培育,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服務水平來提升品牌價值,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新時代的消費和過去消費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戶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有沒有的問題,更多的是好不好的問題。
低價競爭已經不是可行之路了,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來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 “對汽車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創新能力。
只有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才可能增加附加值。
”苗圩表示,據統計,2019年汽車行業雖然營業收入下降了5%左右,但是企業的研發支出卻超過了20%,比上一年增長了20%。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引領者,福田汽車就十分重視自主研發。
2019年12月18日,福田汽車新能源智能物流實驗室在山東濰坊落地,同時正式啟動濰坊三電工廠項目,提高福田新能源實驗技術水平及三電研發能力,推動新能源與智能技術的研發,完善商用車新能源領域的布局。
北汽集團總經理、福田汽車董事長張夕勇認為,歷經十年破壁,當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凝聚能量、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快速轉型才能把握機遇、趁勢而上,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進成長型。
比亞迪同樣成績亮眼。
比亞迪在全球申請專利2.8萬項,其中已獲授權專利超過1.7萬項。
從電池、電機、電控到IGBT功率半導體,比亞迪掌握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
在城市卡車和專用車領域,其環衛、工程車輛的電動化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累計投放超過6000臺純電動重卡。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說,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車大國”邁向“電動車強國”的關鍵期,未來3-5年極其關鍵。
“越是在出現調整的時候,就越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苦練內功的時候。
”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