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2月14日,修訂后的《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公布,累計積分達100分即可落戶。
其中1條“辣眼睛”積分規則引發了關注和熱議:在南京買房面積每滿1平方米積1分,最高不超過90分。
網友感到很失落:本科學歷積80分,碩士學歷積100分,有套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就可以積90分。
讀書不如買房?網友也難免猜測:這一招又是在刺激樓市,找接盤俠? 積分落戶制度總應該有吸納優秀人才優先落戶的意味在其中,實際上,按照最新的辦法,在南京,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落戶并不難,碩士學歷積分100分可以直接落戶,本科學歷積分80分,無論是參保還是居住滿24個月,每滿1個月積1分,本科生在南京居住或工作滿兩年,如果工作超過20個月就可以實現落戶。
40周歲的計5分,每減少1歲增加1分,最高不超過20分。
此外,有專利等特殊貢獻的也有加分。
新辦法讓高學歷優秀人才落戶更容易,這樣的導向是積極健康的,也是符合未來城市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值得肯定。
然而,那條購買住房每滿1平方米積1分新辦法也妥當嗎? 我們試著站在政府的角度想象制度設計的初衷,本意可能是買房的人,特別是買大房子的人,留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的誠意更大,應該在落戶上有優先權。
然而,這不是問題的全部,特別是帶來了非積極的暗示和導向。
剛畢業的年輕人,難有積蓄買房,這樣的政策恐怕會鼓勵一部分年輕人“拼爹”,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奮斗。
而且,買的房子越大,積分越多,容易在年輕人之間造成攀比。
此外,有房子的人,特別是有大房子的人有機會優先落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學歷、知識和技能不如房子值錢,“沒高學歷落戶,買個大房子補”。
這不可說是健康的社會導向。
對于吸納更符合城市未來發展需求的人員落戶,本應該是將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再創造包括良好居住條件在內的適宜的工作、生活條件。
如今把有沒有房子、以及房子大小當門檻,難免本末倒置。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買房1平方米積1分的政策有可能帶來扎堆購房的現象,變相對樓市的需求形成刺激,帶火樓市,甚至讓炒房現象卷土重來。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造成房價過快上漲,不利于當地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把住房大小當積分落戶的條件,當三思。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