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_亚洲欧美激情另类校园_欧一区二区三区_四虎在线精品

懷化市-微信朋友圈廣告疑似詐騙 消費者“傷”錢更傷心-標哩哩商標注冊

閱讀:303 2019-02-12 20:10:01

除夕前夜,家住廣州的王鵬(化名)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在“百老匯(中國)官方旗艦店”以4999元的“秒殺價”搶購到了一臺iphone XS Max,該款機型在市面上的價格為一萬元左右。

鑒于價格便宜,他又使用妻子的微信購買了一部。

原本滿心期待新手機的他在付款三天后發現,購買手機的商城鏈接竟然打不開了,撥打商家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

意識到情況不對的他立即報了警。

與王先生有類似遭遇的人還有不少,他們也是分別通過點擊微信朋友圈廣告進入公眾號“百老匯官方旗艦店”以及“百老匯Apple官方旗艦店”購買了蘋果手機,有的消費者甚至購買了多臺。

據消費者反饋,該手機銷量約在6000臺左右,這也意味著,此次事件涉及金額或將接近3000萬元。

利用雷同名稱騙取信任 微信公眾號資料顯示,上述兩個公眾號均指向同一家公司——百老匯(廣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老匯廣州”)。

“看到‘百老匯官方’這幾個字,我還以為是香港百老匯在內地的官方號。

”與王鵬有同樣遭遇的李林(化名)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雷同的商戶信息,騙取了信任,這是導致受害者不假思索下單的原因之一。

香港百老匯是香港著名的電器連鎖店,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店面主要鋪設在香港地區。

而涉事商家百老匯廣州與香港百老匯毫無聯系。

天眼查信息顯示,百老匯廣州成立時間為2018年9月19日,法定代表人為陳春龍,經營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紡織品、嬰兒用品、計算及零配件、五金產品、化工產品等等。

陳春龍旗下有26家公司,其中多家名稱存在與著名商標雷同的情形。

據統計,與“百老匯”雷同的公司不下七家,除了上文提及的百老匯廣州,還有百老匯數碼(廣州)控股有限公司、百老匯(廣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百老匯(廣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百老匯(廣州)電子產品有限公司、百老匯通訊(廣州)控股有限公司、百老匯(廣州)實業有限公司、百老匯電訊(廣州)控股有限公司等。

除了“百老匯”,還有多家公司與“小米”名稱雷同。

比如,小米(廣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通訊(廣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電訊(廣州)控股有限公司等。

令人疑惑的是,這26家公司成立時間集中在2018年9月份。

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與百老匯廣州取得聯系。

遭遇糾紛維權難 李林說,他與其他80多位有同樣遭遇的人組成了一個維權群,希望能追回所付款項。

其中不少人通過微信平臺對商戶進行了投訴,但過程并不順暢。

騰訊在對某位投訴者的回復中表示,公司僅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為商家提供貨幣資金結算中介服務,非公安司法機關,無法解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交易糾紛。

建議消費者盡快通過協商或者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投訴無果的情況下,不少人與王鵬一樣選擇了報案。

李林表示,大部分沒有立案,因為要確認后期商家是否發貨,或者是否能聯系到商家。

“有兩個立案了,但是由于案件涉及范圍比較廣,地方警局沒辦法處理,需要上報。

” 截至2月8號晚,維權群內并沒有人收到退款。

對此,中國商報記者采訪了騰訊相關方。

對方表示,2月4日,在收到用戶投訴發現該商戶涉嫌欺詐行為后,微信已下架所有在線廣告,并封禁廣告主賬戶。

由于該商戶采取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是微信支付,因此可以凍結該商戶的交易資金。

李林透露,早在1月29日便有消費者對該商戶進行投訴,他是2月4日晚23時45分下單并付款,且商戶的網站直到2月5日上午仍舊能通過微信頁面跳轉進行訪問。

2月9日晚,李林與維權群內其他人接到騰訊發來的短信。

騰訊表示,將持續與商家溝通處理糾紛,預計三至七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退款。

據李林提供的消息,截至2月10日晚9點,包括其本人在內,維權群中消費者基本上收到了退款。

但令他疑惑的一點是,該筆退款不是按照支付方式原路退回,而是直接打款到了微信“零錢”賬戶上。

互聯網廣告投放更應審慎 比起“百老匯”這一名字帶來的混淆,微信平臺公信力是促使消費者下單的根源。

“一直以為微信推送的廣告都是大牌廣告,經過了嚴格審核,大家都非常信任,沒有想過去核實。

”李林表示,經過這次事件后,不會再輕易相信此類廣告。

朋友圈廣告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廣告業態,主要將廣告以類似原創內容的形式在朋友圈中進行精準投放,微信用戶可以在狀態下點贊、評論,進而增加廣告內容的社交曝光度。

事實上,微信朋友圈廣告出現疑似詐騙的情況并不罕見。

2017年8月底,有媒體曾報道微信朋友圈鮮花廣告有詐騙嫌疑,用戶通過點擊廣告鏈接付款后,花店卻“消失”了。

據該媒體報道,微信朋友圈投放廣告,主要有排期購買和競價購買兩種方式。

前者按次計費,價格稍貴。

后者按照曝光次數計費,每天的預算大約1000元起步。

在廣告投放的資質審核方面,也僅限于商戶的工商注冊登記信息。

這就給了不良商家“鉆空子”的機會。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百度,其采取的競價排名策略飽受詬病,“魏則西事件”將其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法律是行為的底線,道德才是贏得市場尊重的制高點。

微信如果在廣告審核方面不能滿足市場的道德要求,公信力將大打折扣。

“由于信息不對稱的限制,廣告發布平臺有時無法全面掌握廣告內容的真實性,但是對于互聯網廣告平臺而言,不能因此降低對廣告發布審核的要求,”法律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因為互聯網廣告具有廣泛性和精準性,往往對消費者的行為有直接影響,這就要求廣告平臺在發布廣告時應該盡到審慎的審查義務。

“微信在朋友圈投放廣告,應該在醒目處進行風險提示,不要讓消費者產生過度信任。

”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興趣
推薦閱讀 更多>
推薦商標

{{ v.name }}

{{ v.cls }}類

立即購買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