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摘要 【美股一月行情或難續 全球金融機構裁員忙】在美聯儲立場突然轉“鴿”利好提振下,美股1月創下了自1987年以來的最佳1月表現,美國三大股指1月大漲超7%。
6日、7日美股連跌兩日,隔夜美股尾盤拉升,小幅收高。
事實上,不少分析師此前就對美股一月行情心存疑慮,認為一月行情會如曇花一現。
同時,受到去年,尤其是去年四季度業績慘淡的影響,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裁員減薪的步伐卻并未隨著一月行情而停止。
(第一財經) 在美聯儲立場突然轉“鴿”利好提振下,美股1月創下了自1987年以來的最佳1月表現,美國三大股指1月大漲超7%。
6日、7日美股連跌兩日,隔夜美股尾盤拉升,小幅收高。
事實上,不少分析師此前就對美股一月行情心存疑慮,認為一月行情會如曇花一現。
同時,受到去年,尤其是去年四季度業績慘淡的影響,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裁員減薪的步伐卻并未隨著一月行情而停止。
一月行情或終結 美股此次終結五連漲的原因在于歐洲經濟數據疲軟以及歐盟下調增長預期,令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情緒重啟。
但除了這個直接因素外,美股新財報季企業業績情況、資金流動、超買嚴重等也是不少分析師不看好美股一月行情能夠延續的原因。
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首席市場策略師拉法特(Dave Lafferty)近日表示:“美股本輪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緣于從去年第四季度的超賣狀況中反彈,但(1月上漲后)目前股市已接近公允價值。
” 而與去年四季度的超賣相對,J。
Lyons Fund Management合伙人雷恩斯(Dana Lyons)分析稱,美股當前明顯處于超買區間,而且嚴重程度在美股150年的歷史上排名第二。
“我們采用了標普綜合指數數據。
我們還運用指數回歸平滑的方式獲取了1871年以來的最佳擬合趨勢線。
我們隨后就可以測算在給定時間內股市高于或低于該趨勢線的程度,以此測算股市偏離程度。
”他稱,根據這一測算方式,“當前的股市超買程度超過了去年9月,當時,美股高于最佳擬合趨勢線122%。
” 此外,他強調,在美股歷史上,比現在程度更嚴重的超買僅有一次,即1999年至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當時美股高于最佳擬合趨勢線132%。
也許這可以部分解釋美股近期的資金流動情況,而該情況又暗示著美股后續走勢乏力。
根據EPFR的數據,上周大約有150億美元資金撤出股市,其中,ETF流出121億美元,共同基金流出29億美元。
反之,有94億美元資金涌入債市,創下2018年2月來最高。
美國銀行分析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指出,在過去11周中,美股有10周面臨資金凈流出的局面,有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撤出了美股。
在過去三個月內經歷了創紀錄的流出規模,總計金額達到820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薩特(Parag Thatte)也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盡管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去年12月底以來上漲了15%,但美股股票基金卻依然經歷資金凈流出。
“在去年10月至12月的拋售期間出現770億美元的大規模資金流出后,目前美股繼續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規模達到400億美元。
”他稱。
此外,雖然美股2018年四季度財報看上去“挺美”,但美股上市企業實際業績與市場預期之差為2011年二季度以來最差。
美銀美林研報根據FactSet的數據發現,在已公布業績的73%的標普500成分股企業中,60%的企業跑贏了市場的盈利預期、53%的企業跑贏了營收預期、37%的企業盈利和營收雙重利好,三項指標均低于歷史長期均值水平。
美銀美林更指出,華爾街在進入美股四季報前已大幅下調了預期,因此,目前的財報結果只能算“剛過及格線”。
具體而言,跑贏盈利預期的行業包括能源、通訊服務、工業和醫療健康,不及預期的有金融、科技和材料板塊。
去年曾提出著名的“滾動熊市”理論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遜(Mike Wilson)近日再發研報稱,美股盈利的惡化速度遠超預期,從去年10月至今,華爾街對息稅前每股盈利(EPS)的共識預期下跌了60個基點,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下修幅度。
企業給出負面盈利指引與給出正面指引的數量之比值,創下2016年以來最高。
“這代表,美股從去年12月24日血色平安夜的低位反彈了15%之后,不可能再持續上漲。
投資者現在也應該向美聯儲學習,對投入新的資金入市保持耐心。
”他稱。
裁員又減年終獎 雖然美股今年開年走出了一波行情,但華爾街金融機構在經歷了去年,尤其是去年四季度的美股技術性入熊后,目前裁員消息依舊此起彼伏。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作為員工年度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匯豐控股將于本周開始在其全球銀行和市場業務部門至少裁減50個工作崗位。
該知情人士稱,匯豐投資銀行部門受影響的員工將在未來幾周內失去工作,裁員不針對特定的業務或地點。
據稱今年1月摩根士丹利也解雇了一些表現不佳的員工,涉及固定收益、股票和研究部門。
該知情人士稱,裁員人數不到100,屬于年度評估的一部分。
另有消息人士稱,高盛亦正在考慮削減對固定收益集團核心交易業務的投入,已要求高級管理人員提出包括裁員在內的計劃。
自去年10月該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所羅門(David Solomon)上任以來,就開始評估所有業務條線。
上述知情人士稱,高盛計劃把更多資源投入到為交易集團的客戶提供融資當中,以使業務組合與競爭對手的更加相近。
綜合來看,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非農數據顯示,金融行業1月就業僅增加1.3萬人,增長數量在所有行業中排名倒數第六。
本輪最新裁員計劃可謂2018年的延續。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Coalition的統計,2018年,包括美銀美林、法巴銀行、巴克萊、花旗、瑞信、德銀、高盛、匯豐、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興銀行和瑞銀這12家華爾街頂級投行的固收、股票和投行雇傭人數下滑3%,減少了1900人。
而這已是華爾街員工連續第五年減少,自2012年以來,華爾街累計裁減了12700名員工。
花旗預計從2018年開始的未來十年內,歐美銀行將裁員30%,波及170萬人。
除了裁員外,華爾街大行們還削減了員工年終獎。
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稱,瑞銀已通知其亞洲和歐洲地區的財富管理部門員工,其2018年獎金降幅或達20%。
瑞銀還下調了對歐亞地區財富管理部門的業績預期。
德銀1月初也被曝計劃將獎金池資金削減10%左右,因該行正努力面對成本壓力。
Efinancial careers的消息顯示,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第四季度也將投行部門的薪酬削減了24%,因其管理交易和投資銀行團隊的機構證券業務部門的凈收入同比下滑了15%。
此外,法巴銀行也被媒體曝出預計將降低或取消其全球部門大量交易員的年終獎。
事實上,由于2018年全球市場慘淡,裁員也并非華爾街金融機構的“專利”。
據美媒報道,日本野村證券正考慮裁減其全球交易部門員工,最多減員50人,可能涉及歐洲、亞太和美國地區,歐洲裁員力度可能最大,以彌補全球金融市場的部分損失。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首席執行官Antonio Horta-Osorio表示,不排除進一步裁員的可能,因為該銀行正在更新技術平臺,并評估與客戶的溝通方式。
近年來,該公司已裁員5萬多人,并關閉了超過500家分行。
1月23日,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也宣布,鑒于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使用數字和移動銀行業務,使實體辦公室、銀行柜臺同時代脫節,2019年其將關閉位于英國的業務量較低的140家分行,這些分行約占在英所有分支機構的19%,同時解雇約800名員工,以應對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