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摘要 【2019首席展望 諾德基金羅世鋒:對A股一季度謹慎偏樂觀】展望2019年一季度,羅世鋒對A股市場的預期整體謹慎偏樂觀。
他認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投資者能將持有期限拉長到三年,那么2019年權益類資產會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向。
(澎湃新聞) 2018年滬深股指全年跌幅均超20%,熊冠全球。
2018年單邊下行的A股市場是否會在2019年迎來曙光?近日,澎湃新聞記者陸續采訪了一批行業首席分析師、經濟學家等,回顧2018年市場,展望2019年行情。
今天刊發的是對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的專訪。
回顧2018年市場走勢,羅世鋒坦言此前并未預計到會有如此多的不確定因素同時爆發,而投資者信心喪失可能會令市場一蹶不振。
展望2019年一季度,羅世鋒對A股市場的預期整體謹慎偏樂觀。
他認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投資者能將持有期限拉長到三年,那么2019年權益類資產會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向。
此外,隨著2018年整個A股市場的大幅下跌,羅世鋒判斷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調整至歷史低位附近,而更為積極的現象是海外投資者在持續買入A股。
“展望2019年一季度,我們對A股市場的預期整體謹慎偏樂觀。
” 一直以來,海外資金的選股偏好以價值成長股為主,而這恰恰與羅世鋒的價值投資理念相契合。
羅世鋒的觀點是,目前這個時點,可以重倉有護城河的優質個股。
談及看好的板塊,羅世鋒說,消費結構升級大勢所趨,大消費行業具有較強的確定性。
“醫療、教育、食品飲料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都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考慮到大消費行業彈性相對較小的特點,羅世鋒建議也可以關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我傾向于尋找具備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
”羅世鋒稱,這樣的優勢是多方面累積形成的,具有市場需求大、產業政策支持、形成了產業集群等特征。
一旦形成國家競爭優勢,將意味著其投資確定性是較強的。
同時,基于國內需求龐大又能在全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代表企業成長的時間會拉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29日,羅世鋒管理的諾德價值優勢混合型基金在過去三年實現了31.39%的回報,在同類排名前10。
以下為羅世鋒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的問答全文: 澎湃新聞:回顧2018年,你對于行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羅世鋒:從股票市場的表現看,2018年四季度A股市場出現了全面的大幅下跌,尤其是價值白馬股大幅調整,市場信心低迷。
國內經濟下滑、美股暴跌等仍然是影響投資者信心的主要因素。
2018年市場一直在下跌,在這個過程中,之前沒有預期到會有那么多不確定的因素出現,包括對于政策的變化等。
這其實對我的投資也帶來很大的挑戰,主要是怎么能夠更好保證組合的穩定性,應對市場波動的沖擊。
澎湃新聞:2018年四季度股市大幅調整的時候,你的持倉做了哪些調整? 羅世鋒:對于我們做偏股票型偏相對收益的基金經理而言,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在持倉里,把一些更好的標的,或者是說把一些可能受經濟影響、受外部沖擊影響小的標的做一個篩選,做一個精選,這樣的過程。
2018年四季度我繼續堅持一直以來所秉持的價值投資理念,持續持有價值股,不過受績優白馬股補跌影響,基金凈值也出現了明顯的回撤。
四季度我的倉位整體上處于中高位置,在行業配置上,重點配置在家電、食品飲料、醫藥、建筑建材等行業的低估值價值股,同時在清潔能源、先進制造和消費電子等成長前景較為確定的行業上也配置了一定的權重。
整體上,操作思路依舊是按照成長型價值投資的投資框架進行的。
澎湃新聞:你覺得2019年基本面會怎么樣? 羅世鋒:2018年四季度國內經濟繼續保持疲弱的態勢,投資、消費整體都處在較低的增速水平,出口增速也明顯回落,從PMI等一系列指標來看,國內宏觀經濟前景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樂觀。
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目前仍處于由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的換擋階段,經濟結構也處于轉型期,雖然有不少積極的因素,但未來不確定性仍然比較大。
澎湃新聞:內外部因素疊加在一起,你對2019年的股市是否持悲觀態度? 羅世鋒:股市更多反映的是預期的東西,展望2019年一季度,我們對A股市場的預期整體謹慎偏樂觀。
一方面,隨著2018年整個A股市場的大幅下跌,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調整至歷史低位附近。
雖然宏觀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仍有望保持較強的韌性。
同時A股企業盈利整體仍有望保持穩健的增長,部分優質價值股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當前的估值已經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市場對未來美國經濟的預期也在過去一個季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海外市場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對A股市場將產生影響,也是未來不確定因素之一。
不過,有一個積極的現象,就是海外的投資者他們沒那么悲觀,他們持續在買入,而且他們買的那些票,實際上也都是我們一直在研究,我們一直在跟蹤,很多都是跟我們重合。
我們也覺得這個價值其實是有的。
國內的投資者其實主要的問題就在于說,大家的期限都很短,如果業績一年做不好,立馬壓力就大了,可能位置都不保,他必須要追求短期的收益,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短期大家都去避險,2018年都跌成這樣子,然后就不敢去買。
從長期的資金,他們都能看到的機會,實際上我們也能看得到,特別是一些做價值投資的人,從這個層面上,也是非常理解這一點。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投資者能將持有期限拉長到三年,那么2019年權益類資產會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向。
澎湃新聞:是否可以把你定義為價值投資者? 羅世鋒:我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但不管貼什么標簽,投資的本源都是對未來現金流的貼現,業績的長期穩定增長是最根本的,而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是最為有效的途徑。
我傾向于進行長期投資,因此基本不會進行短期擇時。
現在市場上一致預期都覺得經濟2019年上半年不好,股市可能上半年也會受到大的沖擊,然后下半年就見底回升了。
我覺得波段的東西確實不好把握,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可以把握的東西上,比如找到好的行業和好的公司,它們未來邏輯的確定性是很高了。
就算全年有一些不如預期的波動,標的公司如果未來三兩年業績相對確定的話,在估值相對合理的情況下,就是不賺估值的錢,未來我們還是能夠掌握的。
澎湃新聞:能否講一下你通過價值投資理念選股的方式? 羅世鋒:價值投資也就是基于對未來確定性成長的分析和判斷。
通過價值投資的方式選擇標的進行調研,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候會進行多方面的判斷,包括對于行業增長空間、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行業的競爭格局等因素的判斷。
通過這些分析選出未來成長性前景好的行業,再通過自下而上的調研、研究、分析,選出質地優良的企業作為我們的投資標的。
我們看重的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護城河理論是我們判斷企業投資價值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護城河”來自于品牌、專利、規模經濟及特許經營牌照等多方面,一定要分析清楚其來源。
較深的“護城河”能給一家公司帶來長期的確定性成長,這樣的公司是可以給予一定的估值容忍度的。
目前這個時點,有護城河的優質個股是投資者可以把握的事情。
澎湃新聞:未來看好哪些行業? 羅世鋒:我傾向于尋找具備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
這樣的優勢是多方面累積形成的,具有市場需求大、產業政策支持、形成了產業集群等特征。
一旦形成國家競爭優勢,將意味著其投資確定性是較強的。
同時,基于國內需求龐大又能在全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代表企業成長的時間會拉長。
消費結構升級大勢所趨,大消費行業具有較強的確定性。
例如,醫療、教育、食品飲料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都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大消費行業較為穩定,但是彈性相對較小,我同時也看好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從國家競爭優勢來看,我們長期看好光伏行業。
未來化石能源將要被清潔能源取代,而目前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已經具備領先優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同樣有可能形成國家競爭優勢,因為推動新能源車變革的是電池,中國在電池及電池材料方面的投資研發強度已位居全球前列。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因為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行業空間大,但目前最受益的還是上游資源。
但對待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要保持謹慎,從長期來看,行業前景十分明確,但是不排除一些龍頭公司短期受政策影響,股價大幅波動。
澎湃新聞:你對于白酒這個板塊在2019年的業績增長是怎么看的? 羅世鋒:在消費行業中,相對而言更容易找到具備長期持續增長的個股。
白酒板塊中的龍頭企業,它們的業績增長確定性就比較強。
對于一些二三線的品種,我想可能確定性會弱一些,經濟對它們的影響可能會更大一點,因為它們本身的議價能力會比較低。
在這個過程中,假如說經濟不好,需求向下走的話,或者說需求沒有那么強勁的話,那可能品牌沒那么強就要降價了,采取用降價來提高銷量的戰略。
所以我想白酒整體2019年還是不錯的,但是機會可能還是在龍頭這邊。
澎湃新聞:5G板塊在2019年投資機會如何? 羅世鋒:5G肯定是不錯的,因為5G它屬于技術的進步,對于人的生活的改善,其實是挺大的。
我們很多新的需求是通過新技術來實現。
但是對于市場現在熱炒的5G通訊設備本身,我倒不是那么看好。
通訊行業像光纖光纜、通訊設備,都是周期性很強的,2G、3G、4G、5G,每隔五年到十年有一個升級換代的周期。
然后運營商投資也是有周期的,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電信運營慢慢變成基礎設施。
電信運營帶來的增值服務是通過下面的應用這個層面來實現,技術本身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或者是滿足新的需求,它是通過淘寶、騰訊這種可以變現的層面去實現。
但是對于運營商來說,對于通訊設備來說,他們實際上更多的像修高速公路。
你有新型的交通方式,比如說新的高鐵,代替高速公路,但其實他們自身獲取的價值和投資的價值并不是特別大。
而且它們的周期性特別強,特別是對于電信運營設備這塊。
可能也就這兩年集中采購訂單爆發,但過了這兩年,它的周期性又向下走,又要選擇時點去賣了。
其實對于5G帶來的機會,現在都在炒設備,但是設備的周期性又比較強,不但要判斷訂單的周期、業績的周期,還有分析市場預期的變化。
五年之后,可能你看一些5G概念股又回到了現在的位置上,但它什么時候沖到最高點再回來,這個很難去判斷,所以我投資的話,還是想能夠找到持續的增長。
我希望把有限資源投入能夠長期獲得回報的行業。
比如投資可口可樂,在1980年買進,可以四十年都是長期在盈利,但是如果你投資買摩托羅拉,可能這公司已經不存在了。
技術性的公司就是這樣的問題。
技術不斷在變更,新的在替代舊的,舊的就滅亡。
我知道大家一致預期都覺得5G是2019年最大的機會,那也有可能,這些在短期博弈也都沒問題。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