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類
{{ v.price }} ¥{{ v.price }}
1月24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舉行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獲悉,2018年,重慶市金融融資供給保持合理適度增長,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投放力度加大。
下一步,全市金融業將從三方面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現場多家金融機構還達成了7項金融服務協議,合作金額32.7億元。
去年新增 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市新增社會融資規模近5000億元左右,增幅高于全國平均。
其中,新增貸款3796.8億元,同比多增903.5億元。
截至12月末,全市貸款余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2.1個百分點。
存貸比87.4%,高于全國平均9.7個百分點。
制造業全年新增貸款271億元,余額同比增長10.4%。
薄弱環節貸款增速提高。
截至12月末,全市民營企業法人貸款達到5100億元,同比增速較2017年提高0.5個百分點。
政策性金融扶貧示范區投放貸款110.27億元。
資本市場融資保持穩定。
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累計融資2336.3億元。
其中,發行各類融資債券工具1407.2億元、增長17.7%。
新增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
新型金融服務愈加活躍。
小貸公司貸款余額1621.9億元,居全國第1位,同比增長4.6%。
融資擔保公司在保余額2719億元,同比增長5.8%,業務規模位居全國第3位。
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完成專利、商標和軟件著作權交易850筆,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完成交易150.8億元。
同時進一步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12月,全市企業貸款利率5.44%,較9月下降0.19個百分點。
12月,普惠口徑的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6月下降0.5個百分點。
“穩信貸、拓直融、降成本” 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市金融監管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金融業將按“穩信貸、拓直融、降成本”思路,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全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扎實推動金融8條政策落地,提高企業獲得感、滿意度。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政銀企對接,調動各方積極性。
三是創新服務發展,用改革的辦法爭取更多金融資源,提高金融服務能力。
簽約7項服務協議 合作金額達32.7億元 當天的會議還舉行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項目簽約活動。
簽約涉及7項金融服務協議,合作金額達32.7億元。
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為智飛生物提供意向性10億元的綜合授信和融資服務;重慶農商行為小康集團提供20.498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重慶銀行、璧山區政府、金冠汽車三方簽署了0.5億元意向性金融服務合作協議;重慶三峽銀行與瑋蘭床墊家簽署了1.7億元意向性金融服務合作協議;重慶物流金融公共服務平臺為重慶富民銀行提供長期性公共服務平臺民營金融信息系統運營服務;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為黔江區政府提供資產負債智能管理和債務化解綜合解決方案,為化醫集團提供美元債、境內人民幣債等綜合金融服務。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398)。